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动态 >
从“高价校服”看程序流程的合理性
来源:CampusDr校园博士官网2015-05-13 16:35
近日,一则“天价校服”的消息在微博上一经发出后持续发酵,迅速升至热门话题榜,讨论量数千万。据称,东莞某学校发放的校服有12种,共18件,总费用高达2180元,且对购买校服的家长、学生先斩后奏,让家长、学生们措手不及,只好纷纷表示“穿不起”、“简直天价”。这是怎么回事?又是何原因会造成如此高价的校服呢?为此,记者特意走访了部分学校的校服采购部,试图找出其背后的答案。 

校服经招标流程 合规却不合理 

据“天价校服”当事人——某外国语学校解释称,校服价格是由市教育局联合多部门招标确定的,制作校服的企业也表示,单价、面料、质地、款式等都是按照统一招标要求去做的。在程序上是合规的。

(网上热议的“天价校服”)

但合规并不代表合理。显然,全套校服2180元的价格虽然是通过招标确定的,但整个过程有教育部门、学校、服装企业,却唯独缺少了校服的使用者和购买者——学生和家长。他们不仅未能参与到校服的招标过程,就连价格都是在领到校服之后才知道的。这种的流程或程序如何能解释得通呢? 

程序早有要求 执行仍有缺漏 

其实,早在2012年就有校服采购的相关指导意见。2012年,教育部即下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学校实施直接涉及学生个体利益的活动,一般应由学校或者教师提出建议和选择方案,并做出相应说明,提交家长委员会讨论,由家长自主选择、做出决定。依《纲要》意见,显然学校采购校服也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话语权,而不是等到发了校服再“先斩后奏”。所以这样的校服采购流程看似合规,却不合理。 

“也许‘优质优价’是教育部门招标采购的初衷,但他们未让家长和学生知情即下发,多少还是欠考虑的。”一位学校老师则如此对记者评论此事。 

校服的选择,源自多方的博弈 

其实,校服的选择也并不是说大家来参与参与这样简单。多方平衡,有时学校也很难办。在校服的要求上,每个角度的侧重都不一样。教育部希望它“简洁、大方、实用”,避免学生攀比;学校希望它性价比高,采购压力及后续问题都少一些;家庭则希望校服更实惠,甚至一套穿两三年;学生则希望校服能漂亮些,不要松松垮垮没个性。这些不同的要求其实都是校服采购的难题。而最合理的方式可能是建立更为清晰的民主参与过程,让决策更稳妥,以减少后期的不满或难以协调。被商周刊誉为中国校服第一品牌的校园博士一直采用的是“紧密围绕家庭和学生,让他们成为投票主体。”的方法。这种民主、阳光、透明的采购流程也受到了校园博士遍布全国的数千所客户学校的认可和赞赏。 

许多做过校服的企业也向记者反应,校服“并不好碰”,关系复杂,部分当地市场有自我保护意识,设立了准入制度、社会敏感性;若地方教育局或学校本身有指定的代工厂,说服校长更换校服还有可能牵涉政府层面。可以说这是它的市场特性,但我们还是有办法让好的校服走得更公正,更明了。因为直接的受益者会为好产品说话。 

安徽某师范附小有值得思考与借鉴的做法。学校不仅组织了织5位家长委员会成员、6位学校老师成立招标评审团,同时请40位家长观摩校服企业参加的招标会,包括介绍品牌、展示款式报价环节。“其实家长的想法很纯朴,就是选一个好点儿的产品给小孩穿。”“中国的家长不计较为小孩多花钱。家长都懂。” 

而现在,学校的校服征订程序应该不仅仅只是走请家长委员会一起评标、参观,它还应该依据每个学校的不同需求来制定不同的解决方案。这要求校服企业在第一步时能够探索、聆听、吸取学校的气质来做设计;第二步会先给出校服方案;第三步则通过它完善、透明的征订系统来让学校、老师、家长及学生投票;第四步还有售后体系保证及时换货、增订等;此外校服是一种介质和载体,是学校专属的形象礼仪系统。 

“天价校服”的合规却不合理之处,似乎可以从这中找到一些答案或者借鉴。在欧美的许多知名校服品牌都会直接了解师生、家长的设计需求,从而甚至让“校服引领时尚”,而中国的校服企业显然在这方面还需要更多学习,以提升我们的校服水平,在“天价”之外,还有礼仪、审美、环保等方面的多重要求。 
编辑 责任编辑 |
声明:本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站立场;同时,如果您在校服行业专家网上发现归属您的文字、图片等创作作品被我们使用,并且我们在使用时未能联系到您获取授权,请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400-823-9878。
0
分享至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评论
    暂无评论
Copyright © 校服专家行业网 流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