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市场化、品牌化发展成必然
中间还有这些坎
临近开学季,有几则信息引起了童装观察的注意:一是广元市教育局发的四川省广元市树人中学的校服采购项目成交公告,成交供应商为广元市庆丰棉业有限公司;二是枝江市教育局发的枝江市职业教育中心21级新生校服采购遴选公告;三是晋江市灵源街道华林小学关于华林小学校服采购公开招标公告……这样的公告还有很多,校服采购作为学校和家长教育开支的一部分,在孩子的整个成长周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曾发表过《校服产业白皮书》,指出当下校服的三大趋势:一是审美育人功能进一步提升;二是政策将不断完善,采购更加透明;三是校服产业市场化、品牌化运营将成趋势,而目前国内有95%的校服企业为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弱,容易因为外界环境受到很大的冲击,近年或因疫情原因,未来校服的市场化、品牌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校服的发展其实从来没有停止过脚步,2015年教育部、工商总局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强调了校服的育人功能,保障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地区来说,近月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商务厅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校园服饰产业发展的意见》,从多个方面推进全省校园服饰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依托现有服装服饰产业的配套优势,将扶优扶强一批校服龙头企业。
2021年“两会”期间,对于“十四五”期间的校服产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四川民革专职副主委曾蓉建议:“坚持校服行业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在校服配置中的关键作用;解除类似‘最高限价’、‘本地设厂’等不合理规定,让校服在各个区域自由交易,以公正监管促进优胜劣汰。”
我国当前的校服采购机制主要有政府入围、学校采购、家委会采购、财政采购与市场化零售模式五种。其中市场化零售模式实施典型案例就是深圳的校服市场化,从2002年深圳校服统一款式、价格、标准和商标,通过公开招投标结合市场购买模式。中标企业可通过设立线下经销门店、线上商城、销售网站、进驻传统商超例如家乐福、沃尔玛等各种渠道进行销售。但其中强化款式、弱化品牌与厂家也使非中标企业成了监管盲区,针对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提议校服市场在深圳模式基础上进行优化:一是建立校服专业市场;二是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安全平台。
而综合对校服方面的举措及多种采购机制,未来校服市场或成为很多经验选手发力的长期计划,品牌化监督意识将为企业提供强力保障。
中大童多元化需求凸显
校服产品创新可从这些方面入手
据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校服产业白皮书》显示,中国校服产业的市场需求高达1130亿元至1250亿元之间。现在包括报喜鸟之类的很多企业都有布局校服板块。之前中国好口碑发起的一起“校服十大品牌”中,赛威尔、重庆立泰、森马服饰旗下Hey Junior、哈芙琳、伊顿纪德、弘博士、校园精灵等校服品牌纷纷入榜,近期活跃于大家视野里的衣拉拉在2020年就亮相了中国校服产业博览会。而去年李宁也与新东方合作,依托李宁的设计将校服时尚又推进了一步。
当下“新人、新场、新货”不断迭代,新消费爸妈对于孩子的着装安全、个性和审美培养等提出很高要求,校服作为孩子可能“一周穿五天”的重要服装,在价格、质量安全、功能性要求和审美疲劳等方面被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同时研判,而目前的校服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而产业细分明显,不同类目侧重点不同,在2022年新型校服面辅料流行趋势发布中抗菌、“三防”功能成为趋势关键词。
根据儿童的认知能力、抵抗能力和运动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抗菌校服”成为校服一大趋势。其性能要远高于市场上普通的抗菌面料,将抗菌面料应用到校服领域中设计制造出更安全及环保的校服,将有效推动校服升级,为学生提供更安全、舒适、高科技的校服。二是三防面料,校服对于儿童来说使用频次高,一周最多可以穿着五次,所以在耐脏、透气透湿不透水、不易掉色、强力牢固等方面都需要有更高的要求。
当然,新消费家长作为“颜值控”,对校服的美观度存在一定的“挑剔”心理,在满足孩子安全的基础上,符合孩子的审美个性显得尤为重要,他们更坚定于孩子个性审美要从日常穿着开始培养。
校服市场一直以来就伴随着很高的准入门槛,在教育与服装两大行业交织下,其所需要的产品设计与质量、成本和生产透明度等要求比普通服饰高得多,监管力度也会相对更加严格,每到开学季前,设计校服的相关监管就会根据校服标准下场校服的检验抽查,做校服生意确实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平。高门槛、高监督的校服产业决定了选手要担的风险也比较大,或许这也是许多品牌在考虑入场与否的重要参考因素。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市场的高标准对于企业品牌力和产品力的塑造不容小觑,在倒逼产品升级、包括品牌的脱颖而出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客观优势,对品牌的长久发展和规划来说也有很强的支撑作用,未来的童装市场关于品牌产品力的升级已成趋势,而校服是童装绕不开的话题,随着市场化、品牌化发展加速,校服未来将成为童装重要类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