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看点 第63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如期而至,大赛结果也在15日准时揭晓:中国队今年以252分的高分夺得总冠军的宝座,更难得的是,小组六位成员都斩获了满分;韩国队和美国队分列第二三名。在这届中国队选手身上,外滩君也看到了新生代们的成长理念——成为真正的“三会”学生:会学习、会运动、会生活。
7月15日,第63届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圆满闭幕。虽然今年中国队因疫情防控原因,只能在北京线上远程参赛,但所获佳绩极为亮眼:
中国队无比“简洁”的成绩单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虽然中国队此前已经拿过多次团体第一,不过全体满分也还是头一次。小组6人同时大满贯,在整个IMO史上都十分罕见,上一次出现还要追溯到28年前的美国队(更早的但小组不满6人的情况不计算在内)。
小组6位成员无一例外斩获满分,最终以252分的成绩获得团队总分第一,大比分领先于其它任何国家。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本届IMO设置在风光旖旎的挪威首都奥斯陆,共有104个国家(或地区)的589名学生参赛。
前三甲分别被中国队(6金)、韩国队(3金3银)以及美国队(4金1银1铜)夺得。
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虽然过去2年都是IMO的东道主,也是IMO历史上夺冠次数第2的国家,但今年被组委会通过投票形式决定禁赛,最终无缘榜单。
让我们先来看看今年赛事的一些具体情况。
和往年一样,IMO 2022一共有六道题目,每一题满分都是7分。
选手有2天的时间来答题,每天有4个半小时的时间分别完成3道题目。试题的内容涉及代数、几何、数论、组合等不同范畴,跨度较广。
今年金牌分数线是34分,银牌分数线是29分,铜牌分数线是23分。
经过2天激烈角逐,2022年IMO比赛获得团体前10名的参赛队分别为:
1.中国(6金)
2.韩国(3金3银)
3.美国(4金1银1铜)
4.越南(2金2银2铜)
5.罗马尼亚 (2金4银)
6.泰国(3金2银1铜)
7.德国(1金4银1铜)
8.伊朗(3金3银)
9.日本(1金4银1铜)
10.以色列(1金4银1铜)
IMO 2022 前10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前10名里,亚洲国家占据7席。如今较强的韩国队,在韩国的举国体制下,从1999年起几乎就没掉过前10榜单,成为每年中国队夺冠的有力竞争对手。今年,也以微弱优势战胜了美国队。
2021年美国数学学会修改规则,只允许美籍或持绿卡学生代表美国参赛,以此限制亚裔选手“承包”比赛的现象。有分析认为,这对美国队的实力或许产生了一定影响。
越南今年的表现很不错,一名叫做Quy Dang Ngo的越南学生同样拿到了满分。不过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个国家的成绩相对不太稳定,习惯在个位数和两位数排名之间“反复横跳”。
就试题难易程度方面而言,在考试第一天结束后,便有数学圈里的大佬在论坛分析:此次IMO整体难度较低,中国队有望拿高分——结果一语中的。
试题回答结果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外滩君把完整的中文版题目贴在这里,方便大家围观:
第一天的试题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第二天的试题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话说回来,即便题目真的易于往年,但中国队以悉数满分之势夺冠,也实属逆天。从中可见出这一届队员超强的实力与稳定的发挥。
中国队的这一届参赛同学分别为:
张志成,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
张贻然,上海中学(高三)
廖昱博,北京人大附中(高二)
江 城,上海中学(高二)
瞿霄宇,重庆巴蜀中学(高一)
刘家瑜,长沙雅礼中学(高二)
上海中学一下子出了2枚金牌,令人赞叹。不过作为全国顶尖的名校来说,远远不能以“黑马”来表述。只能说发挥得确实比较好。
其它几所学校也类似,全部都是历届IMO金牌的常客。像华中师大一附中,去年刚拿过金牌;人大附中,过去3年,更是每年一块金牌……
这事儿往好处看,可以解释为名校水平比较稳。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也不得不让人感慨:牛校和普校之间的差距,真的犹如霄壤。到目前为止,IMO金牌都极度集中于这些超级名校,很少有例外。
由此也不难理解,家长愈加浓烈的名校情结究竟从何而来——头部学校的实力,确实是一般学校远不可及的。
不过,如果未来IMO金牌榜单上能够出现几个生面孔学校,似乎倒也不赖?
挂着沉甸甸奥数金牌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首先,IMO金牌获得者们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天赋毋庸置疑。不过,他们同时也具备超越一般学生的勤奋。
例如武汉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张志成,今年是以全国总分第一的成绩入选中国国家队。据他的教练透露,张志成从小便在数学学习上投入大量心血,“他学习时全身心投入,把时间抓得非常紧。”
奥数金牌后面的汗水,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衡水模式,不过并非如此。有人觉得“数学班”就是刷题,但其实它通常是全校最活跃的班级。
1988年就开始担任中国奥数国家队教练的熊斌,培养出30多位奥数金牌获得者。他说每年国家队6位选手的挑选,都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首先,包括熊斌在内的专家,从十万多名参加全国数学联赛学生中选出1200名一等奖获得者,其中的300名将脱颖而出者进入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
通过进一步的测试,精挑细选60位组成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这60位“种子选手”中,最终产生6名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国家队员。
熊斌(图来自网络)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对于IMO顶尖选手来说,除了天赋,最重要的就是兴趣,有了兴趣才有不懈地探索精神——这基本上是目前金牌得主们一个最大的共同点。
第55届IMO金牌得主谌蓝天说过:“在数学竞赛里走得远的选手,大多数都有着对于数学(即使是竞赛数学)本身的热爱。如果本身不够喜欢的话,他们不可能对很多抽象复杂的数学问题产生自己的理解,也不容易在困难重重的高压环境里坚持下来。”
如果是兴趣大过天赋,孩子同样可以学习奥数,只是说奥数也分层次、分难度,因人而异。奥数的初衷之一,本就是培养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但是如果孩子的兴趣不在数学上面,真的不适合强行学奥数,正如熊斌所言:“如果平时数学课都没有学好,那么学奥数是徒花时间、精力,于事无补。”
张贻然(左)和江城(右)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另外,能在IMO拿到全满分的孩子,很多都不是偏才。而是在数学特长的基础上,做到全面发展。
数学之外的张志成,还是个爱运动的阳光大男孩。上高中后,仍坚持每周打网球;学校的足球课也一节没落过。他说“运动能强健我的体魄,同时能给我健康的心态和清醒的头脑。”
张志成的生活非常规律,每天确保自己拥有8小时的睡眠。晚上11点准时睡觉,早上6点半准时起床,中午还会午休半小时。他表示规律的生活与充足的睡眠很重要,让他每天都心情愉悦,即便面对难题也能精力充沛。
张志成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教练评价张志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三会”学生——会学习,会运动,也会生活。
这个“三会”评价其它几位获奖同学,也都十分贴切——他们并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数学题”,而是精神、体魄与志趣携手共进。
当然,这也和几位同学所在牛校的培养模式分不开。
去年B站有部纪录片叫作《小小少年》,里面有一集便介绍了人大附中的天才少年们是怎么“玩”过他们的中学的。
《小小少年》剧照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据悉,目前6位同学已全部被保送至清北,今后很可能继续在数学领域发展。
菲尔茨奖的颁发与IMO的赛事距离很近,每年IMO出结果后,都会有这样的声音:反正也出不了数学家,奥数奖拿得再多,究竟有什么用?
这是一种尖锐的批评。不过,把这么重的锅给奥数来背,是对奥数的一种误解。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第38届IMO金牌得主)倪忆对此表示,大众对于数学家这一职业,往往有着不切实际的想象,进而期待优秀的奥数选手都能成为优秀的数学家,一旦达不到这个要求就是“堕落”。
“然而,奥数跟数学研究的差别很大,或许在大众想象中,奥数金牌与奥运金牌一样是一个人事业的巅峰,但实际上它连事业都算不上。”
此外,IMO比多数人想象的有用。实际上,从IMO里已经走出许多优秀的人才。
如张伟、恽之玮、许晨阳、刘一峰等,后来获得著名的拉马努金奖;并且已经有不少学者,如朱歆文、王菘、刘若川、何宏宇、何斯迈、袁新意、肖梁等,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数学研究工作,做出了很好的工作。
2008到2009连续两年斩获IMO满分的韦东奕(人称“韦神”),在研究生一二年级的时候即做出了成果。
韦东奕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一个有趣的数据是:从世界范围内看,2000年以后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当中,有IMO参赛背景的比例显著提高,14名获奖者当中至少8名分别代表各自的国家获得了奖牌。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许晨阳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在全世界数学的精英教育中,有一种日趋增强的趋势,即把IMO作为选拔培养数学家的一个环节。
中国著名的数学传播、普及和数学竞赛专家单墫表示,有数学天赋的人也不一定都适合从事数学研究。他们面前的世界很宽广,而数学研究只是一方天地。
参加IMO的选手,有很多转入其它行业的,比如从事软件开发的李平立、蒋步星等,从事金融业的库超、张朝晖、姚健刚等。总之,奥数培养了大批人才。
至于菲尔兹奖,“多年来,我国数学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要赶上去当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
“数学研究是一座金字塔,不仅需要顶尖的人才,也需要各个层级的人才。目前中国的数学竞赛正在为各个层级提供了不少人才,顶尖的人才应当就在其中。相信时间会证明这一点,但不能操之过急。”
单墫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至于孩子要不要学奥数,单墫认为,学奥数当然有好处,可以拓宽视野、培养能力(如观察、猜测、推理、论证的能力),即使遇到困难,也可以受到挫折教育。
不过,“这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如果有兴趣,就可以学。如果学了一段时间兴趣没有了,也可以停止不学。家长不需要强迫学生学奥数。”
“有家长和学生一道学奥数,这是值得提倡的。既可增进亲情,又能让家长知道孩子学习的进度与难易。最使我感动的,是(看到)有70多岁的爷爷与孙子一起学奥数。”
也就是今年年初,熊斌教授结合几十位数学专业人士,汇编了一部《数学奥林匹克文集》,里面总结了很多数学大牛多年来在数学竞赛与学习方面的思考,干货满满,值得参考。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从奥数延伸到一般的数学学习,尽管不是每个孩子都要拿金牌、做数学家,但若想单纯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成绩,有没有一些普遍适用的经验?总结前人经验,有5点值得分享给大家。
01 兴趣培养放首位
孩子学任何东西,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的,对自己不喜欢的科目,没有任何一个孩子能学好。
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应尽量告别那种传统而枯燥的教育方式。一说到学习,我们往往就想到书桌课本作业,其实学习完全可以比这个有趣百倍。
想象一下,陪着孩子在湖边散步时,数一下岸边的树,和孩子一起讨论植树问题;陪着孩子上下楼梯时,和孩子研究楼层和台阶的关系;陪孩子搭积木时,可以让孩子了解不同的几何体以及面积体积的概念……
把学习融入生活,在玩中学,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始终保持兴趣,更好地学习。
02 引导孩子主动思考
所谓主动思考,就是让孩子不仅仅被动学习,而是更加自觉地自主自考。我们在培养孩子时,往往过于重视成绩,而忽视了孩子自身的状况。然而从长远来看,一个能够自己学习的孩子,一定比只能被动接受的孩子走得长远。
韦东奕在总结自己心路历程时说过:
“我真正写的题其实不多,想的题却很多,能想明白的题我就不写了。对我来说,做题或许还不是最大的满足——我常常自己出题。提出问题,在长时间冥想寻找答案,一一攻破它们。”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03 加强孩子思维训练
和学会了什么相比,应该更加看重孩子的思维能力。
同样是两个孩子,一个可能提早学习了很多知识;另一个没有任何抢跑,但习惯靠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解决面前的难题——当然在早期考试中,前一个孩子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但从长远来看,后者一定会更加出色。因为他的学习是思维训练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背公式。
真正的学习不应只是会做一道或几道题,而是应该理解题目中蕴含的逻辑关系。遇到题目也好,问题也罢,尽量多问孩子几个为什么,看孩子的理解是否真正到位,这才是学习数学的正确方式。
04 鼓励孩子开阔思路
应该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东西,而不仅仅只考虑学习。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思路才会更加开阔?肯定是见识了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东西后,孩子才会具有更加灵活的思维。
数学有着包罗万象的命题,设计到逻辑思维、计算能力、空间能力和想象力等多种能力。甚至不少数学家,同时也是音乐家、哲学家和诗人。
再比如幼年玩过很多积木的孩子,空间想象能力肯定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正如一些数学大牛所说的,决定数学成绩的,其实在数学之外。
05 培养独特看法和见解
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仅仅照搬标准答案,也许可以得分,但绝对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培养的,应该是能够独立思考,有着仅仅属于自己思维和方法的孩子。
也许短期看不出来,但从长远来看,一个有着自己看法、能够自己思考的孩子,必然比那些只照搬标准答案的孩子更有潜力。
这要求我们不应片面追求效率。往往听到有些家长说,孩子半小时才做了两道题,效率太低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先搞清楚,孩子是真的思考了半小时,还是浪费了时间。
只要孩子真的在思考,而且确实有所收获,那么不要说半小时做两道题,哪怕一个小时做一道题,也是值得赞扬的。
这个时候应该鼓励孩子,让他知道,依靠自己的思考所得是非常了不起的。这样孩子才会在今后更加喜欢思考、喜欢数学。
中科大空间物理学士,如今已育有一女一子的宋锦文表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远没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只要是出于爱孩子的心,多给孩子一些空间去探索,即使教育方法有差异,孩子最后都会很好。”